 |
監控系統故障的解決方法(1) |
1.
電源的不正確引發的設備故障。
電源不正確大致有如下幾種可能:供電線路或供電電壓不正確、功率不夠(或某一路供電線路的線徑不夠,降壓過大等)、供電系統的傳輸線路出現短路、斷路、瞬間過壓等。特別是因供電錯誤或瞬間過壓導致設備損壞的情況進有發生。因此,在系統調試中,供電之前,一定要認真嚴格地進行核對與檢查,絕不應掉以輕心。
2. 由於某些設備(如帶三可變鏡頭的攝像機及雲台)的連結有很多條,若處理不好,特別是與設備相接的線路處理不好,就會出現斷路、短路、線間絕緣不良、誤接線等導致設備的損壞、性能下降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應根據故障現象冷靜地進行分析,判斷在若干條線路上是由於哪些線路的連接有問題才產生那種故障現象。這樣就會把出現問題的範圍縮小了。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帶雲台的攝像機由於全方位的運動,時間長了,導致連線的脫落、掙斷是常見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的設備與各種線路的連接應符合長時間運轉的要求。
3.
設備或部件本身的品質問題。
從理論上說,各種設備和部件都有可能發生品質問題。但從經驗上看,純屬產品本身的品質問題,多發生在解碼器、電動雲台、傳輸部件等設備上。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設備從整體上講品質上可能沒有出現不能使用的問題,但從某些技術指標上卻達不到產品說明書上給出的指標。因此必須對所選的產品進行必要的抽樣檢測。當確屬產品品質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更換該產品,而不應自行拆卸修理。除此之外,最常見的由於對設備調整不當產生的問題。比如攝像機後截距的調整是個要求非常細緻和精確的工作,如不認真調整,就會出現聚焦不好或在三可變鏡頭的各種操作時發生散焦等問題。另外,攝像機上一些開關和調整旋鈕的位置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系統的技術要求、解碼器編碼開關或其他可調部位設置的正確與否都會直接影響設備本身的正常使用或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性能。
4. 設備(或部件)與設備(或部件)之間的連接不正確產生的問題大致會發生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
阻抗不匹配。
⑵
通信介面或通信方式不對應。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控制主機與解碼器或控制鍵盤等有通信控制關係的設備之間,也就是說,選用的控制主機與解碼器或控制鍵盤等不是一個廠家的產品所造成的。所以,對於主機、解碼器、控制鍵盤等應選用同一廠家的產品。
⑶
驅動能力不夠或超出規定的設備連接數量。比如,某些畫面分割器帶有報警輸入介面在其產品說明書上給出了與報警探頭、長延時錄影機等連接的系統主機連成系統,如果再將報警探頭並聯接至畫面分割器的報警輸入端,就會出現探頭的報警信號既要驅動報警主機,又要驅動畫面分割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驅動能力不足的問題。表現出的現象是,畫面分割器雖然能報警,但出於輸入的報警信號弱而工作工穩定,從而導致對應發生報警信號的那一路攝像機的圖像畫面在監視器上雖然瞬間轉換為全螢幕畫面卻又丟掉(保持不住),而使監視器上的圖像仍為沒報警之前的多畫面。
解決類似上述問題的方法:
一是通過專用的報警介面箱將報警探頭的信號與畫面分割器或視頻切換主機相對應連接
二是在沒有報警介面箱的情況時,可自行設計加工信號擴展設備或驅動設備。
上述談及的問題,也會出現在視頻信號的輸出和分配上。 |
|
|
 |
|
|
|